路透综合30家机构预测中值结果显示,中国1月出口同比料继续负增长,不过在春节前抢出口及近期中美贸易摩擦边际有所缓解等因素下,降幅将较上月有所放缓;虽然中国在1月调低了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并加大进口数量,但因基数较高叠加内需放缓,预计进口同比降幅扩大至双位数;贸易顺差则较上月有所收窄。
申万宏源证券宏观报告指出,中国出口生产企业长期以来存在春节前抢出口特征,今年春节提前至2月初,节前抢出口将对1月下旬的出口形成促进,手机出口错峰对总出口增速的拖累仍存但边际弱化,加之中美贸易争端有所缓和,将在1月数据中体现出一定积极效果。
“短期的进出口数据仍受到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光大证券宏观团队认为,全球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放缓的态势短期仍有待缓解,虽然美国经济仍然具有韧性,但中美贸易谈判的不确定性持续对中美双边贸易造成扰动,电子、汽车等部分行业的特殊周期性因素也仍在压制短期的进出口增速。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报告进一步称,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出口将继续负增长。目前美国投资信心指数连三月下跌,创2016年3月以来新低;欧元区1月制造业PMI则连六月下跌,创2014年12月以来新低;日本投资信心指数和消费者信心指数亦连三月下跌;此外中国出口较多的其他国家及地区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
进口方面,交银分析,随着中美进入90天贸易谈判期,中国已开始加大自美进口大豆和天然气,但去年同期大豆进口量较高,1月大豆进口量同比或略低。此外,1月中国调低了部分商品进口关税,涉及药品生产原料、棉花等资源型产品,其进口数量料有所增加。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情况下,1月进口同比将继续负增长。
申万宏源指出,去年12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小幅改善或边际促进进口,而12月原油价格仍低则对名义进口增速形成拖累;更为重要的或是春节错位的影响,因今年春节较去年提前约10天左右,而进口企业往往在春节前提前较多时间集中进口,从而造就了1月的高基数。综合分析,预计1月进口同比增速进一步下滑。
中美新一轮贸易谈判于本周一(2月11日)开始,双方将举行副部长级会议,随后将于2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高层会谈。中国外交部周一称,中方希望中美贸易谈判能取得良好结果。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9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