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周一透露,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4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期限为七天,与上周五操作规模相同;因今日无逆回购到期,单日实现等额净投放。
据路透统计,本周逆回购到期总计600亿元,其中周三200亿元,周五400亿元。
不包括央行上周四发放的719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仅按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等常规统计口径,上周当周公开市场净投放规模为600亿元。其中央行于周三在公开市场重启了逆回购,终结此前连续九日空窗,以稳定流动性信心。当日央行还首次进行了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因其不涉及流动性投放,费率亦是市场化选择,该操作更多目的在于提高银行永续债流动性增加吸引力,对债市总体影响非常有限。
自2016年春节前起,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加密至每个工作日均可进行。在原有七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期限的基础上,2017年10月末央行首次开展63天期逆回购,该工具操作期限品种增至四种。
除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SLF)外,中国央行在2014年三季度还创设并开展了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操作对象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规模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
而2018年12月在美联储(FED)年内第四次升息前夕,中国央行意外宣布创设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该工具所涉资金可使用三年,操作利率比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目前为3.15%。TMLF在2019年1月23日现身,首次操作规模2,575亿元,期限一年,到期可续做两次。
此外,2014年4月央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并在2015年10月将PSL对象在此前国开行基础上,新增农发行和进出口银行,主要用于支持三家政策性银行发放棚改贷款等。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9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