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间市场周一资金面极度充裕,隔夜加权回购利率跌破1%创近10年新低。不过债市整体受此提振有限,现券收益率小幅上行,惟短端需求相对略好;市场预期中美贸易争端或在G20峰会期间有所缓解,风险偏好提升压制长券走势。
交易员并称,今日资金已过于宽松,料资金价格进一步走低空间较小,市场担心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因此买盘偏清淡,现券区间弱势震荡。此外中美贸易情况中长期不确定性仍存,令长端走势缺乏明确方向。由于短期消息面变数较大,市场普遍存在观望情绪。
“短端是资金面政策呵护,长端上主要还是G20会议预期会好一些,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华南一银行交易员说。
华中一银行交易员指出,市场认为G20峰会期间,虽然中美贸易谈判可能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美国经济现在也面临压力,因此谈判应该还是会有一个初步的缓和。近日风险偏好提升,股市回暖,股债跷跷板效应又起来了。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周一表示,中美经贸谈判团队正在进行磋商,为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的会面做准备,中美双方在贸易谈判中应互相做出让步。
剩余期限近10年的国开190205券收益率最新成交在3.7525%,上日尾盘为3.7375%;10年期国债190006券收益率最新成交在3.2475%,上日尾盘为3.23%。
上述华中的银行交易员指出,中美利差走阔,且银行对信用债投资的审核更加严格,利率债短期内仍将更受青睐,因此对利率债长期还是利好多过利空,目前只是短期价格略有波动。
“前边利率债的利好都基本上落地了,这时候就暂时性地回调一下。”北京一券商交易员说。
美国公债价格上周五大跌,因在过去两天大幅上涨后投资者锁定获利。在美联储(FED)宣布今年将降息后,公债收益率跌至多年低点。
尽管中国央行连14日进行逆回购操作后暂停,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周一却愈发泛滥,存款类机构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DR)跌破1%,创下2009年6月26日以来的10年新低;七天回购加权利率盘中最低触及1.1%,创下逾四年来新低。
交易员表示,央行此前连续投放效应下,即便能跨月的七天回购盘中都创下数年新低,表明市场对短期资金预期无忧;非银类机构跨月价格仍偏高,但拆借难度并不大,央行虽暂停逆回购投放但月底还将有财政投放,料季末前资金满溢状态还将持续。
“看资金价格说明了一切啊,隔夜都快相当于和超储一样的利率了,”华北一银行交易员表示,今天跨月资金融出也非常充裕,早上就有大行主动出来放七天资金的。
他并表示,如果资金利率达到超储利率的0.72%,那还不如不出直接趴账上,做交易还要有手续费,都覆盖不了成本。
北京时间16:40,银行间市场DR隔夜加权报0.9931%,较上日的1.1007%降逾10个基点(bp);盘中成交日低为0.79%,上一交易日成交日低为0.90%;七天回购加权利率最新报2.2708%,盘中最低成交1.1%,为2015年6月10日以来新低。
前述交易员表示,本周无逆回购到期,季末前估计央行也很难回收资金,而且月底还将有财政投放补充流动性,预计月底前资金面还将保持异常宽松局面。“下个月不好说了,看看可能会收一些回去,但是也不会力度很大。”
据交易员透露,跨月的七天期全市场资金价格最高4.5%,表明对于非银类机构拆借跨月资金价格仍旧相对偏高。
上海一基金交易员表示,押券好的也很宽松,即便押的券差一点的也比之前好多了,价格也下来了不少。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在连续14日操作后周一暂停。市场人士指出,央行为维稳包商银行事件后对金融同业业务的巨大冲击,持续大力投放,目前银行间市场整体流动性已处满溢状态,隔夜回购利率亦创下10年来新低,面对这一局面央行暂缓投放步伐亦属清理之中。
面对半年末敏感时点及包商事件造成的非银冲击波共振,中国央行维稳市场预期可谓不遗余力,上周全口径净投放规模亦扩增至3,250亿元。银行间资金面也是出现淤积,存款类机构隔夜加权利率上周五更是创出逾四年新低。
今日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总成交34,714.96亿元,上一交易日为32,772.07亿元;其中隔夜品种成交29,128.01亿元,上一交易日为30,156.37亿元。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9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