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大型银行收票热情推动,中国票据市场本周转贴利率续跌,国股足年票据价格向3%低位迫近。不过包商银行被接管后,市场风险意识强化,对票据签发人和承兑行要求颇高的票据为低价位成交主力。
交易员称,对中小机构来说,仅稍高于3%的跨年到期票据转贴利率已几乎没什么盈利空间,目前只靠着未来利率可能继续下行的预期支撑,对短期方向看法较为纠结。
上海一银行交易员表示,今年年底后到期国股票据,最新报价基本在3.02%附近,偏低的价格对中小机构而言,相当鸡肋。“现在分歧是在对利率长期走势的判断上,到这个点位,大家都很纠结。”
她并透露,目前票据市场不同资质票据需求分化仍较为严重。以大型银行为主的收票方,对票据的选择十分严格,除要看承兑银行外,以往几乎完全被忽略的票据签发人有时也会纳入考虑范围,也助长了高资质票据成交价格下行动力。
业内人士称,因资金总量充裕,市场对央行短期内再下调存准率的预期不强。而美联储决策者正在认真考虑实施10年来的首次降息,中国经济也仍有下行压力。在调整基准利率可能性有限的情况下,公开市场逆回购等政策利率有望迎来下调窗口。
票据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交易方式包括回购和转贴(即买断)。此前以纸票为主,且处于分割状态流动性较差。随着几起票据大案爆出,监管层开始力推电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于2009年10月28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正式上线。
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上海票据交易所于2016年12月8日正式开业。2018年10月,在369家接入机构的配合下,并顺利完成纸电票据交易融合工作,真正实现了纸质票据和电子票据的同场交易,全国统一、安全高效的电子化票据交易平台基本建成。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9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