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8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市共达成交易6,241亿元人民币,交易量环比增长43%,同比增长63%,占同期现券市场总成交量的3%。
外汇交易中心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数据并显示,截至2019年8月末,共有2,114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其中,988家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入市,较去年末增长了214家;1,244家通过债券通模式入市,较去年末增长了741家,118家双渠道入市。
境外非法人产品仍为主要入市机构类型,8月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和债券通模式入市的非法人产品分别为39家和110家。
8月境外投资者的交易中,买入债券3,470亿元,卖出2,771亿元,净买入699亿元。通过结算代理模式达成2,855亿元,通过债券通模式达成3,386亿元。
境外商业银行和境外资管类产品交易最为活跃,交易量分别占44%和23%。境外机构投资债券类型构成变化不大,依旧偏好于政策性金融债、国债、同业存单等流动性较好的债券,此三类债券的交易量总占比约为97%。
境外机构投资者依旧偏好投资于待偿期较短和关键期限的债券,债券待偿期主要集中在1年以内、1-3年和7-10年,交易量占比分别为25%、18%和35%;其境内交易对手主要集中于大型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分别为39%和27%。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及香港交易所的合资企业--债券通有限公司发布数据显示,8月债券通共新增110家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累计数量达1,244家;当月成交3,338笔,创记录新高;同时交易量亦增长至3,386亿元人民币,较7月增长68.5%,再度刷新记录。
此外为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间市场,8月交易中心进一步优化交易机制。自8月23日起境外机构投资者债券交易的结算周期在原有T+0、T+1、T+2的基础上延长至T+3。
在境外投资者可选择T+3债券交易结算周期的上线首日,境外投资者与境内做市机构达成首批T+3现券交易,券种涵盖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超短期融资券。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9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