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表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着眼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此次专项债券使用范围较原来有所扩大,主要是财政部根据地方上报项目和实际情况,扩大投资用于民生领域。
为了防控专项债务风险,同时出席财政部发布会的财政部预算司巡视员王克冰称,将以风险防控为底线,明确项目投资方向。专项债券必须用于有收益的政府投资项目,融资规模与项目收益相平衡,聚焦地方政府早投晚投都要投的项目和补短板、强弱项的基础设施项目。
“优先考虑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好的地区,重点支持财力好举债空间大的地区,对地方债务风险较高的地区少安排或不安排,”财政部在其微信公众号刊登会议新闻稿援引王克冰称。
他并强调,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坚持中央不救助、坚持谁举债谁负责。
许宏才并透露,1-8月,全国地方累计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8,951亿元人民币,占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94%,发行进度较去年同期提高了34个百分点。
截至8月末,各地已安排使用新增债券22,011亿元;其中,已安排使用新增专项债券15,902亿元,约占同期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80%。
他表示,按照“资金跟项目走”的要求,此次拟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券额度向手续完备、前期工作准备充分的项目倾斜,优先考虑发行使用好的地区和今冬明春具备施工条件的地区。主要是想挥好投资带动作用。
他并指出,根据向地方了解的项目准备情况,此次拟提前下达的专项债券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其他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如准备充分、短期可形成实物工作量,也可以给予支持。不符合专项债券政策范围的无收益项目应通过一般债券或财政资金给予支持。
而为了防控专项债务风险,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王克冰称,首先是以资金绩效为导向,坚持形成有效投资,确保形成实物工作量;以合格合规为重点,坚持项目合格合规。
“加强项目储备,必须要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履行各审批程序,优选经济社会效益比较明显、群众期盼、迟早要干的项目,决不能一哄而上、‘萝卜快了不洗泥’,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王克冰称。
国务院召开的常务会议会议确定,要扩大专项债的使用范围,重点用于交通、能源、农林水利、污水垃圾处理、冷链物流、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不得用于土地储备、房地产、置换债务及可完全商业化运作的产业项目。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9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