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问题副部级磋商将拉开序幕,这场被视作第13轮高级别谈判铺路石的磋商,尽管在双方相对善意的氛围下展开,但还是因肩负着缩小分歧、减少甚至消除现有加征关税等重任,面临不小的挑战。
经历了此前多轮反反复复的经贸磋商之后,此次较低级别的磋商意在作出有效务实的铺垫,以减小和避免后续出现谈而不和的情况。一位了解情况的中国官员对路透称,当下中美处在新的谈判阶段,在围绕贸易平衡、市场准入、投资者保护等问题上,将聚焦更具体更细化的领域沟通,力争以点带面达成部分共识。
“副部级磋商可谓后续高级别磋商的重要前菜”,该官员表示,此次磋商对10月的谈判非常重要,由于双方在核心诉求上一直有较大差距,且近几个月贸易争端升级的态势多次上演,因此重启后的高级别磋商无论是从零开始还是从局部共识开谈,都必须要有一个均衡点做前提。
他并表示,将原有的贸易摩擦彻底消除并不实际,在分歧较大的情况下,需要在前期交流与磋商中聚焦于一些突出、最切实的问题作为切入口,尽量缩小分歧,将双方因贸易纠纷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这些都具有很强的挑战。
中国官方多次强调美方加征关税是贸易摩擦升级的主要原因,取消关税始终是中方的最根本诉求。另一位不具名的中国官员称,无论何种级别的沟通或磋商,减少并消除关税加码都是中方非常重视的讨论议题之一,也为视作美方是否有诚意、愿相向而行的判断依据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副部级磋商由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率团赴美,根据中国官方公开的历次磋商人员信息中,廖岷曾多次随行赴美谈判,而此次率团尚属首次,这或许也可以从侧面探寻到此次磋商中关税议题的重要程度。
中国商务部周二称,应美方邀请,中央财办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于本周三率团访美,与美方就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为10月份在华盛顿举行的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做准备。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二表示,他的政府可能在美国总统大选前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也可能在美国选民投票后的第二天达成协议。“我认为可能很快就会达成协议,可能在选举前,也可能在选举后一天。如果是在选举之后,这将是一项你从未见过的一项协议,这将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协议,中国知道这一点,”他说。
**善意姿态能持续多久?**
就在此次副部级磋商的前一周,中美已分别通过采购对方农产品、延迟加征关税等形式展现善意的姿态,力争为眼下的磋商创造良好氛围,这一系列举动为市场带来积极信号,不过这样的积极行动能维持多久尚难作出判断,观望态度依旧不减。
上述不具名官员表示,博弈、冲突与合作始终贯穿与中美谈判中,如何走出谈判困局、弥合双方的根本分歧,需要在有相近的立场并准确判断彼此的战略意图,也正是磋商的意义所在。至于积极友善的姿态,正是双方感知对方信号的重要环节,但这种信号的释放是相互的。
“对于特朗普来说,与中国磋商尽早达成协议更为重要,这也可以从特朗普把加大农产品进口多次作为其与中方重启谈判的先决条件上一览无余。”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高瑞东称。
他并分析,虽然美国厂家和消费者是加税主要承担者,但在关税之下,中方的出口数量正在不断下滑。中方企业确实在通过越南、新加坡、韩国和欧盟进行了大量的转口贸易,但2019年转口贸易的规模,较2018年大幅下降。如果任由高关税长期化,中方将不得不面对与美国软脱钩,对美出口逐渐被他国替代的局面。
中国平安证券最新研报称,9月中旬开始中美互相释放积极信号,贸易摩擦出现边际缓和迹象,人民币也大幅反弹,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将更多地受到中美贸易摩擦走向的影响。若中美贸易谈判在下一轮磋商未取得任何进展,或者摩擦再次恶化,那么人民币仍可能再次大贬。
特朗普上周推迟了原定于10月1日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计划,此前中国也推迟了对部分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美国农业部周二表示,民间出口商向中国出售了26万吨大豆,在2019/20市场年度付运。政府已连续第三天确认与全球最大的油籽买家达成出口交易。此次销售已经在预期之中,两名了解这笔交易的交易员上周表示,中国购买了60多万吨美国大豆。
来源:路透中文网 2019年9月19日